主题开始: 赡养老人什么是孝? Gwaiter.com 关于赡养老人,什么是孝?请告诉我该怎么办? 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我 我是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终于在一个大城市安家落户了。爱人是我的大学同学,她来自另一个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我们很恩爱。我们的工作都很稳定,收入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属于中上水平。一般来说,一个农民,能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无论如何应该是感到很幸福和骄傲的。 但是,我自从结婚后生活得并不快乐,相反,我活得很痛苦。这痛苦并不是来自于我的或者我们的工作,也不是来自什么其他方面,而是来自于我出身的家庭,来自于我的父亲。 我岳父岳母都是老师,一家人都通情达理,温文尔雅,对我也很好。虽然不能说对我像亲生儿子一样,但是凭良心说,我自己感觉真得很好。丝毫没有感觉到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挑剔甚至轻蔑。从我第一次去爱人家一直到现在,每次到他们家的感觉都是很亲切,温馨。好像农村的规矩习俗在这里倒很盛行,岳父岳母都开玩笑说我是家里的贵客,每次去都很郑重的弄一桌子酒菜,然后把家里的人都叫齐陪我,好像总怕慢待了我。我第一次去他们家的时候她父亲,也就是现在的岳父对我说:“咱们家里可能比一般的农村家庭条件好一点,这都算不了什么,都差不太多。关键是你们两个人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和美美,平平安安就好。”。这让我很感动,因为老人的这种情感和态度,还有这个家庭的氛围和和睦的关系。(有点杂乱,可是必须说) 什么是家呢?我想第一要有一个稳定的居所吧,第二就是里面的人要和睦,感觉要温馨。如果只有一个条件可以满足,那我想第二个条件是更重要一些。同意么? 我和我爱人不一样。我说过,我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或者应该这样说,我来自一个不正常的农村家庭。我生长的那个村子民风很恶劣,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纯朴或者善良。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我所有的回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家族和家族之间的争斗,相互的算计。 我的家族处在一个弱势地位。大家族之间不和睦, 我家的大家庭内部也不和睦,我小时候关于家族的所有的回忆就是我父亲和我爷爷,我叔叔,我姑姑之间的吵闹,谩骂。按我父亲的说法,别人都不顾这个家,都只为自己打算,只有他为这个家考虑,也就是说,他是正义的。也许吧。 我父亲应该有些才气,但可惜的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埋没了。有好多机会可以改变命运,可惜他都没有抓住,当然,他把这些归咎于我爷爷的不负责任,没有在一些关键的时刻尽到责任。所以他对我爷爷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他后来又当过赤脚医生,当过民办教师,当教师都快转正了,他不干了。应该说,都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放弃了。因为在他看来,好多人的水平都狗屁不是,但是靠关系也比他先转正了。他气不过。他心里不平衡,觉得别人欠他的。 他这时候已经是一个普通农民了,可是他心理上并不认可,总觉得比别人高一块。再加上所处的大环境,他和别人的关系可想而知。别人有意无意的叫他老师或者先生,当然有讽刺意味。他不甘心是一个普通农民,所以农活和收成肯定不如别人。别人家有力气,可以打工,有手艺,可以养家。他不行,他身体一般,有的只是所谓的文化。所以我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有了名的困难。在当时的村子里,一个男人要想在人群中有地位,要么你是村里的干部,要么你家族有势力,要么你就是吃商品粮,他什么都没有。 这种心理落差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调节,或者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他,从我儿时的记忆中看,在家庭外面,他是谦谦君子,是老师,什么事情都不争,不出头。在家里,他则是喜怒无常,暴戾成性。我想这就是我痛苦或悲情人生的的由来吧。 我的关于儿时的记忆里,家庭生活没有什么欢乐,有的只是打骂,哭闹,叫喊,斥责。他可以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打我母亲,打我,打我姐姐。甚至没有什么原因就可以伸手就打,边打边骂,直到他累了,心理平和了,解气了才算是完结。我和我姐姐关于这时期的记忆基本都提心吊胆,惊恐不安。不知到怎么回事就会挨顿打,或者一顿责骂和恐吓。我现在想起来,这大概是他获得男人心理平衡的途径??? 在家里没有什么平等,只有听他一个人教训。只要事情或者环境不顺他的心,他就可以打,就可以骂,别人连插话的权利都没有。因为我母亲得过一场病,是在他的积极态度下到大医院治好的,所以我母亲欠他一条命(他的原话),也就是因为这些我母亲没有资格跟他争论什么,因为没有人应该去和救命恩人争执。他大概的心理是这样的吧:我打了,骂了,你能怎么样,你的命都是老子救下的。而我和我姐姐从来就不敢顶嘴,早就被打怕了。他可能是当过教师的缘故,口才很好。但可惜的是外人根本就没兴趣听他的所谓的大道理,对他嗤之以鼻;所以他那些所谓的论辩能力都用在家里人身上,由此来获取心理满足。他对他打骂我们的行为后来又一个解释,那就是:第一,老子给了你们一个完整的家(没有让我母亲死掉),对你们有恩,就算是有一点暴力,也算不了什么。第二,打骂就是管教你们,是尽责任。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我在当时的感觉就是他的话总是有点强词夺理,可是这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根本是不敢反驳的。 他确实很能说。按照他的说法,打我母亲只是偶尔为之,再说了,农村里面打老婆很正常,是封建传统,他也不可避免的有点陋习;打我和我姐是管教,是尽责任。我现在想起来,他把一切行为都包装隐藏了起来,隐藏在了责任和传统习惯的名义下。我不知道他心里是否坦然。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看过相关的资料,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有两种性格趋向:暴虐叛逆或者懦弱抑郁。我和我姐姐很显然都是后者。这都拜他所赐。 我们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煎熬,我姐姐有过叛逆的行为,可是被打了回来。我自己有过几次自杀的企图,没有成功,或许我内心里只是想摆脱这个窒息的环境而并不是真的想死吧。后来我姐姐结婚了,离开了这个家;我考上了大学,也离开了那个环境。 打,到我上高中后就不再有了;骂,一直到现在都有,哪怕我现在已经结婚成家。无论当着谁的面,在什么样的场合,只要我和我姐的言行他不满意就会发作。我用发作这个词应该是很恰当,因为每次他都不是一两句话骂完就完事,而是从我们俩小时候的错事一一数落起来,一边骂,一边说,哪一年哪一月谁做过什么错事,说过什么错话,某某外人怎么样欺负他,伤害了他,他又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维持这个家的,怎样救了我母亲的命,间接的救了我和我姐姐的命,对我们都有救命之恩等等.......。但无论怎么说,中心思想就是:它是全家的大恩人,现在他受到了伤害,别人都忘恩负义。 在他看来,没有他,我姐姐的婚姻不可能这样顺利;没有他,我也不可能考上大学,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是吃商品粮的(现在这种说法有点过时),也就是说我们家从此就跳出了农们。这在我们那里是很荣耀的事情。这一切,当然都是他的功劳。 我读书的钱都是他出的,我结婚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这都没有什么。我结婚仪式是在市里举办的,我爱人在这个城市有亲戚。所有的事情,都是亲戚帮忙操办的。说来惭愧,我们家娶亲,应该是我们家张罗,结果却是爱人家张罗。他大概是认为爱人家的人抢了他的风头,所以在我们结婚当天晚上就跟我闹了一通,也就是又发作了一通。(当时我们租房住,父母从老家赶来时临时住在宾馆)。此后有时我们回老家,有时我父母来这里,但基本上每次见面他都会闹腾一次,或轻或重。我从他的话语里面得到的意思就是他有大恩与我们,我们不能忘本。 买房子的时候,是我爱人家出的一大笔首付。我家没有钱,我自己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些。我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这个家很和睦,温馨。也很安宁。尽管物质不富裕,当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馨。为了尽孝心,过春节的时候我把我的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一起过,过完春节再送他们回去。 在临回老家的那天晚上,他要和我谈谈。照例是他说,我听。他把他对家族的贡献说完后,拍着沙发的扶手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什么都没有挣下,只挣下了这一个家。 我听他说了这句话,大脑是一片空白:难道我结婚成家买了房子,这个家就自然也是他的家么?难道我这一辈子就摆脱不了他的控制?难道我真的要把他接到我的家里,天天听他的教训,责骂?难道我还要在我以前的窒息环境里面生存? 说实话,在我上大学以前,我把他对家人做的事情看作是正常的,很少考虑,因为回忆的过程是痛苦的,所以很少去想。但是现在,就像我前面说的,他把一切都隐藏在了责任和传统的名义下面,在正义的面孔下处处摆出一种救命恩人的姿态,使我不得不思考我自己和我母亲,姐姐这么多年来的在他给我们的那个所谓的完整家庭中的生活。我在回忆那些历历在目的他打骂我们和他发作的情景时,我除了痛苦之外,突然很伤心。难道这种心理伤害和桎梏就是我的恩人父亲给我们的恩惠么?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过去的生活,一家人都生活的他的影子里,以他的意志为意志,从来不曾有过半点的自我。当然,以他的话说,他活着都是为了家人,心地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方式有错误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他在我结婚后找一切机会就会给我说的话。很明显,他在挽回或弥补什么。 但是同样的拜他所赐,我心里面不可能是平静如水吧?我也是人,也会思考,我也有记忆和感觉。我如果一直生活在他的影子里到现在,也就罢了。可我从上大学后了解了别人的生活,了解了别人的家庭,别人的父亲都是在外面用尽了心机,拼尽了全力在为家庭拼搏,有什么能耐使在外面,回到家后会做一个好父亲,努力撑起一个家,是一家妻儿老小依靠。可人家的父亲怎么不以恩人自居阿。为什么偏偏我就有一个恩人父亲呢。我也体会到了家庭生活的自由,温馨,安宁。没有打骂,暴力,没有提心吊胆,没有惊恐,没有在战战兢兢中冷汗直流。现在凭他的一句话,凭他的意志,就让我回到过去?我不甘心啊。 从我工作后,我每月都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费,这些钱要维持他们在老家的生活应该没问题。 他现在利用一切可以和我接触的机会,或明或暗地告诉我,我应该把他这个大恩人接到家中共养起来,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再说了,按照他的想法,这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家。 孝敬父母是应该的,赡养老人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必须把他接到我的家里供养。让他的心理继续得到满足。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我知道,我不可能和他生活在一间屋子里,我想把他送到养老院行不行,这样是不是叫做忤逆不孝? 总4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4跟贴) 跟贴开始: |
唉!有些老人让儿女孝顺不起来啊~~~~~~ |
忘了说养老院的事,这事不可取,那里毕竟不是老年人生活的天堂,如老年人本身性格不好,在那里很能有伙伴相处,反而更孤单. |
Gwait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