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中国演出在海外遭“贱卖” Gwaiter.com 中国杂技、戏剧在国外演出颇受欢迎,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一些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市场却提不起“身价”,辛苦一场的结果却往往是“赚来吆喝赔了钱”。 9月29日晚,美国加州大学若伊斯大剧院座无虚席。肤色各异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欣赏一场来自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舞台上几个浓墨重彩的中国书法“牡丹亭汤显祖”营造出东方文化的凝重与神秘,令许多首次观看中国经典舞台艺术作品的洋观众们赞叹不已:“昆曲实在太美了!” 杂技、京剧、民乐,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世界感到新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一些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市场却提不起“身价”,辛苦一场的结果却往往是“赚来吆喝赔了钱”。 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虽然赋予了中国文化产品的高贵出身,却为何在世界舞台上难以“物有所值”? 中国文化艺术被“贱卖”和“零卖” 舞台剧《功夫传奇》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三个城市共演了150场,总收入达到了300万美元,而投入是1000万元人民币,被誉为“创造了一个中国舞台剧在海外演出的奇迹”。四川省德阳杂技团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民营杂技团之一。团长周小衡的爷爷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拉起了一个走村串巷的“草台班子”。经过祖孙三代的努力,现在该团在国内外拥有了八个定点演出场所。 1998年,德阳杂技团应一个韩国不知名的演出商邀请,到旅游胜地济洲岛搭台演出。那时的小剧场不过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小棚子,只相当于国内乡村里的戏台那样的水平。可是德阳杂技团的走钢丝、舞空竹、马术,却招徕了源源不断的观众。七年之后,演出商赚了大钱,花了九亿元建成当地最好的剧场,成为济洲岛最着名的旅游演出场所,票价也一路升高。杂技团的演员们换了几代,可是从演出商手中接过的工资仍然只相当于当地人中下等收入水平,团长周小衡本人仍在为维持杂技团的生计而奔波于各种演出场所。 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龙头”,杂技一直令中国人引以为骄傲。可是中外文化交流开展多年,几乎所有的对外杂技演出都由外国经纪人把持,中国提供的只是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廉价输出劳动力,令人痛心。 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与成都战旗杂技团合作推出的以中国杂技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现代综艺节目《龙狮》,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已经六年多了,相当成功,每年演出350场以上,每场票房在10万到20万美元。可是这样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中国方面只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节目的编排和所有的市场推广都是太阳马戏团在操作,战旗杂技团每年只能拿到微薄的60多万美元演出费。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书记李木善告诉记者,杂技报酬和价值并没有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而有所改善。“20年前,演员在国外平均每天的酬金是30美元,到今天仍然是30美元。在美国等一些地方甚至更低。” 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艺术市场上提不起“身价”,常常被“贱卖”甚至被“零卖”。外国的“猎头”公司来华抽取各团的精华,拼凑成一台新节目到国外进行商业演出。这种情况在地方文艺团体和民营团体中非常普遍。“把优秀的团体和节目拆成零件,变成人家机器上的螺丝钉。有的团一段时间后就散了,后遗症十分严重。”一位地方剧团团长感慨道。 海外演出绝大部分走不出“华人圈” 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演出,绝大部分仍然是在华人圈中上演,很少能登上主流大剧院的舞台。 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坦言,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产品。“中国有5000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这种文化资源怎么转化成对外文化贸易的产品?这里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出生于中国、成长在美国的杨雪兰女士在去年肯尼迪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担任顾问。她多年来帮助了不少中国艺术家到海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和演出。 “我曾多次观看中国艺术团在美国的演出。相当多的文化交流项目把大量资金花费于租借声望显赫的表演场所,比如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但遗憾的是,这些演出活动不在美国艺术网范围内,因此它们往往只能吸引海外的华裔移民。在主流媒体或艺术权威方面的影响微乎其微。” 一位来华访问的美国学者告诉记者,中国人总是乐于把春节晚会式的大型晚会搬到对外交流和商演的舞台上,一些省份甚至把自己的周年庆典活动作为“文化名片”拿到国外,试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事实上,东西方的口味是不一致的。外国人更希望看的是原始的、真实的中国民间艺术本来面目。在不同的艺术观念选择下,对“品牌”的标准自然不同,这样一来,看中国演出的观众基本以华人为主,背离了“文化出口”的本来目的。 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组委会中国分会会长顾春雨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带团出国演出,他发现最受欢迎的节目是二胡、古筝,是《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而国内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腕”一张口,中西结合的“民族美声”唱法和“颂歌”却备受冷落,无人响应。 “塑造知名品牌,经营者应当研究国际市场能接受什么样的产品,哪些元素能被利用。怎样进行商业化的包装和操作,是有一定规律的。应当把我们的政治宣传、文化交流和商业产品的目的和操作方法划分清楚。”负责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国际市场推广的北京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说。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