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思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Gwaiter.com 再次深切缅怀邓老,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推而广之,三权分立不是姓资,科学发展观也不是姓社。 中国没有民主吗?有过,至少解放前,三三制就很好诠释了什么叫民主。 建国后,第一代的伟大领袖自己亲手破坏了民主。比如庐山会议,比如七千人大会。 或者领袖也不想这样,但是封建家长制的遗毒,以及个人不断自我膨胀的思想局限, 演变成上位者的独断和刚愎自用,逐步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杯具。 民主集中制,既民主又集中,那当然是好的,可是如果变成民主只是集中制的修饰定语, 那就坏了。 话说回来,在这个共产主义信仰渐行渐远的时代,很惶然的一件事:究竟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在哪里? 比社会经济总量?比货币购买力?比司法制度?比社会福利?比人民幸福感? 或者大家都忘了最根本的一个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 只有保证全民所有制,那么才能称得上社会主义,上学时所认知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 是在全民所有制的前提比较的。 我们用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标准来衡量自己,再跟资本主义比较,那算神马回事? 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可以有三权分立,这只不过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分工的问题, 只要全民所有制能有保证,我们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何保证全民所有制,如何体现全民所有制,就是政改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中国的经济在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绑架下, 逐渐向国家机器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迈进的时候,你能预期会产生怎样的上层建筑呢? 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既是这种偏差的根源,也是这种偏差的后果。 小到一把手大权独揽,副手唯命是从,那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大到说是集体领导的常委会, 也只不过是几个人拼凑成的一把大手而已。 不听话的,会上位吗?不扎堆的,能做常委吗?刺耳的声音,能允许传播吗?不同的意见,能容许出现吗? 其实要消除这种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表面的问题,不妨来个釜底抽薪, 只要真的是想保有全民所有制,只要真的想办法体现全民所有制, 警惕甚至杜绝歪曲走向国家机器所有制、权贵所有制,政改并不困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遥远。 总0跟贴⇩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