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无奈的现状:迟到了五年的大部制改革变成了一个大忽悠 Gwaiter.com 这个长达14字的新部门名称,引起民众热烈讨论不说,也成网民娱乐消遣的对象。有网友调侃称“那个钢印放不下这么多字吧”、“辛苦翻译们了”、“转移注意力”。 之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解释说,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键是职能转变,要根据部门功能来定位,与老百姓方便、促国家发展。但他同时也承认,现有的名字太长,需要修正。要学习国际经验,找一个科学的、相符的名字。 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对政府的忽悠说“不”。 就此,中国两大微博网站新浪和腾讯分别列出专题,给新机构起名字,几天已经有近百万条讨论,名称也五花八门:“严查部”、“真理部”、“传媒管理总局”、“国家文监部”、“洗脑委员会”、“媒体审查局”、“国家言论管控局”…… 纪建高在腾讯网说:“其实名字不重要,不要出了问题,相互推辞就行了,为民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 萧亦辰有同感:“中国机构为何那么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需要养一大帮人,所以要不断的分化或者合并很多新的部门,以便产生更多的职业岗位。” 李诺言在腾讯微博说:“真会转移视线。我们关注的是新闻出版的控制是否放松,至于名字长一些,算是个问题吗?只要有实质性变动,30个字的名字也无所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腾讯网表示,“只要以后别审核太严就行,这个不让放,那个不让播,去电影院看个电影,还特么删减版,审核的电视都没有一点新意,天天抗日,动不动手撕鬼子就行。” 着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在新浪微博发表看法:“机构常被简称,如发改委。起名时,要考虑到简称。如中组部和中联部都能简称,唯独中央统战部无法简称中统部。新建的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简称将是生划委。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简称将是出局。” 还有一位网民吐槽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互联网手机无线电监督管理研发推广控制总局,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好,你们觉得呢?要不就这么定了吧。至于钢印,我看就不要用圆的了,就改方的吧,跟砖头那么大,总是可以写得下的。至于读嘛,大不了多换几口气,也是没问题的。” “简单的事非要复杂着办,直接叫:‘忽悠局’挺好,还符合客观实际。” 这位网友的建议,倒是回应了本文的标题,因为在笔者看来,这个迟到了五年的大部制改革,早就变成了一个大忽悠,而且还会继续忽悠五年十年。还好,一个民智已开的社会,对什麽样的大忽悠都司空见惯了,都能用娱乐的态度消遣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大进步。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