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抗战中的耻辱记录:中日双方伤亡、损失的惊人对比 Gwaiter.com 太原会战,中国军队28万,日军14万,中日兵力比为2:1,结果是太原失守,中国军队损失10万人以上,第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师长刘家琪少将壮烈殉国.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15万,日军7万,中日兵力比为15:7,结果是南京失守,10万中国军队被迫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后被集体屠杀.日军进城后,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大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屠戮,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 徐州会战,中国军队约60万,日军24万,中日兵力比5:2,结果是中国军队损失10万人以上,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中将、23师师长李必蕃中将壮烈殉国,以徐州为主的苏北失守,国民政府被迫放弃徐州,退保华中、华南,华北膏腴之地尽失。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110万,日军35万,中日兵力比为3:1,结果是中国军队损失40万人(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中国海、空军基本覆灭,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日军的有生力量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伤亡21886人,第2军伤亡9600人,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此后,随着战线的延长,日军兵力愈发感到不足,再无力发动像凇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抗战从此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南昌会战,中国军队30万,日军12万,中日兵力比为5:2,结果是南昌失守,中国军队损失10万余人,第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壮烈殉国. 枣宜会战,中国军队38万,日军12万,中日兵力比为3:1,结果宜昌失守,中国军队阵亡三万六千九百八十三人,失踪两万三千人,负伤五万零五百零九人,第173师师长钟毅少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日军从此叩开了大后方门户,威逼重庆。 中条山会战,中国军队约18万,日军10万,中日兵力比为9:5,结果中条山失守,中国军队损失4万余人,被俘3万余人,8名将领壮烈殉国.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30万,日军12万,中日兵力比为5:2,结果中国四个精锐军被击溃,遗弃尸体5.4万具,被俘4300人,长沙一度被日军占领.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军队10万,驻缅英军4万,日军9.5万人,中日兵力比为14:9,结果缅甸全境沦陷,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回伤亡不足万人,回国者却不足4万人,大量士兵死于瘴疠、瘟疫、伤病,无数远征军将士葬身于缅北的莽莽热带丛林之中,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中将在归国途中遭遇日军伏击壮烈殉国. 浙赣会战,中国军队30万,日军20万,中日兵力比为3:2,结果日军打通了浙赣全线,基本完成了战略目的,中国军民死亡25万余人(日军记载第三战区阵亡40188人,被俘10847人). 豫中会战,中国军队40万,日军14.5万,中日兵力比约为20:7,结果河南中国军队全线崩溃,中国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集团军被击溃,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撤退中牺牲,豫中大片土地沦陷,郑州、洛阳失守,平汉线北段被日军打通. 长衡会战,中国军队40万,日军36.5万,中日兵力比为10:9,结果中国军队除在衡阳进行过激烈抵抗外,其余无不一触即溃,长沙、衡阳失守,中国军队损失90557人(死49370人). 桂柳会战,中国军队20万,日军15万,中日兵力比为4:3,结果中国军队全线崩溃,桂林、柳州、南宁先后失守,日军一直打到了贵州独山,威胁贵阳,大后方震动.在两个多月时间内,我方竟丢城失地79个县市,占当时广西全省100个县市的79%,可谓惨矣。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