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北京金融街:权力集中的宝地 Gwaiter.com 这就是中国央行讨论是否升值人民币的地方,也是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决定外国投资来源的地方,还是一些全球顶尖投资银行蜂拥而至,与政府决策者做邻居的地方。 经过10多年建设和高达38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后,城市规划者希望,这个地方会开始像中国以外的金融中心那样更为人熟知。 与上海浦东或香港中环相比,金融街的外表不怎么浮华。但毫无疑问,这个紫禁城以西一公里见方的地段内掌握着巨大的政治权力。 “中国的重要机构都在这里,”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Financial Street Holding)副董事长鞠瑾说道。金融街控股是金融街的开发商,得到了当地区政府的支持。 “成为顶级金融中心不仅要有华丽的大楼,更要有能够影响世界的机构。” 北京改造金融街的雄心始于90年代初。随着北京力图在2008年奥运会前完成市区改建,近几年的建设步伐已加快。 在平常的工作日,建筑工人与商人走在人行道上,四周一片喧嚣。 当地政府希望金融街与中央商务区竞争。中央商务区是一个跨国公司办公楼与零售商汇集的地段。 金融街的优势在于政府机构集中,而且能供应大量写字楼空间。“政府给了我们任务,要我们把金融街做成功,”鞠先生说。 他表示,这里的写字楼需求一直很强劲,写字楼面积占全部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三,到明年就没有多少可供出售了。 金融街基本上是政府机构、本土银行与国家控股企业的汇聚之地。 据开发商的数据,每天估计有100亿元人民币资金在这里进出。 中国证监会(CSRC)和中国保监会(CIRC)等政府监管部门的总部都在这里。中国的银行监管机构也在这里有办公室。 和一大批本土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一样,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CCB)也把总部设在这里。 中国几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和大型保险公司的总部都在邻近地区。 外资银行也很快迁往了金融街,大多租用或管理由海外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物业。为吸引投资,北京一直在提供一系列财政补贴和激励措施。 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瑞士银行(Swiss Bank)以及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都计划在该地区建立它们的中国总部或代表处。 鞠先生说,外资机构目前占用邻近地区全部写字楼面积的10%,这一比例在2008年后可能翻倍。他表示,与中国政府监管部门的频繁沟通正变得至关重要。 “在中国,尤其是在过去10到15年,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控制非常严格,”他说。“这个地区非常集中……你能在5到10分钟内见到想见的人。” 随着外资银行的迁入,各主要酒店集团预测会有大量商务旅客涌入。目前,多数商务旅客更喜欢在市区的东部下榻。 去年,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在这里建了一座豪华酒店,威斯汀(Westin)和丽兹-卡尔顿(Ritz-Carlton)连锁酒店集团今年也计划在这里开设酒店。 一个国际会议中心、高档购物商场以及餐饮酒吧街都在建造中。 人们对这些街道非常乐观。金融街控股管理人员沈宏昌(Shen Hongchang)说:“它会像华尔街一样。” 但目前来看,金融街仍在建设中,等待着它的出头之日。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