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北京人傻眼 中国政法来真格的了 Gwaiter.com 中国政法大学高招改革被质疑是大跃进翻版 评论 北京人这下傻眼了,中政大在北京招生人数今年只有160人,比去年下降了13.5%,北京人在中政大眼里已经不是地头蛇,而和其他省份都处在同一地位。 想起网上流传的一段话,现改编如下“北京人说他优越,河南人笑了,北京人说他被录取的多,四川人笑了,北京人说政法大学是自己的,山东人笑了,徐显明说政法大学是全国的,中国人民开心地笑了”。 北京人长期保持着其皇城根难民的优越性,经济优越、政治优越、文化优越、教育优越,就是讨饭也是优越的。对于其各种优惠待遇,河北人眼红、河南人眼红、四川人眼红,全国人民都眼红。特别是高校录取对北京人的特殊照顾,让拥有北京户口的人趾高气扬,有不可一世的气势,天天你丫你丫的就这么被中政大压了下去。 虽然20个学生计划不是多大的数字,但这也代表了中政大对于招生公平的贡献,也代表了中政大敢于挑战北京人的优越性。亲兄弟尚且明算账,何况只不过是邻居,谁说寄人篱下就要年年受气,招生公平化是高校的权利。 北京人优越在地理位置上,却并不优越在教学质量上,有考生说,如果我爸有钱有本事给我弄个北京户口,我玩着也能考上北大清华。北京人上了北大清华,却被人认为是投机,所以北京人不必总是摆着一脸不屑的样子。因为北京人能考上好学校是因为特殊照顾而不是凭真本事,所以全国人民都瞧不起。 北京大学校长说教育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个道理其实不用他说,老百姓需要的是相对的公平,就连相对的公平都做不到,不是不能做,而是没有做。也许北京的校长们都很无奈,谁让自己吃着北京的饭、花着北京的钱、占着北京的地,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所以就要特殊照顾北京人。但是校长们别忘了,北京的学校吃的不是北京人的饭,花的不是北京人的钱,占得不是北京人的地,而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才发展的。 中国政法大学醒悟了,动了真格的,所以全国人民都在为徐显明校长叫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小心翼翼,但也是一伟大创举。虽然北京的招生计划数还是比河南等省高,但其敢于向前跨一步的勇气,确实有目共睹的。 北大清华也在缩减在京招生计划数,虽然也不多,但也在努力着,得罪人不是一个好事情,只能慢慢的去消解北京人的怨气,所以我们理解他们,毕竟他们还是在北京的一亩三分地上。 北京人也不必动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其他省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真本事比一比,让别人看看北京人素质也是高的,不是那么草鸡,别总是像百米赛跑,别人100米,你们50米。 中国政法大学动了真格的,我们希望所有的学校也动真格的,别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些不利于公平的亏心事情。 中国政法大学在河南、山东、四川的招生都达到或超过了100人,分别达到了102人、102人和100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在北京投放的招生计划由去年的185人下降为160人,降幅达到了13.51%。 根据此前公布的招生指标,今年北大校本部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在京招生307人,比去年的313人减少6人。 清华今年和去年计划招生规模皆为3300人,其中在京招生328人,比去年减少了22人。 人大计划今年在京招生225人,人数同去年一样。不过今年人大的计划招生总规模扩大了60人。 北京师范大学今年普招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有155人,远远超过了北京的计划人数。今年该校在北京的计划数和去年一样,都是120人。 【来源:中华网】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