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实验失败,意外发现抗癌物质...... Gwaiter.com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研究员雪佛在今年二月份的《国际癌症研究》发表一篇令人振奋的论文,本来是要研究过氧化小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伽马(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对发炎性肠道疾病的影响,却意外发现给予中高量的PPARγ抑制剂可以杀死结肠直肠癌细胞。老鼠试验显示此抑制剂可以破坏癌细胞骨架,若能通过药物安全试验,即可能发展成治疗肠癌、食道癌、肝癌和皮肤癌的新药。 在肝胆胃肠部门担任研究助理教授的雪佛博士,原本想要寻找减少发炎性肠道疾病疼痛和腹泻的新方法;她利用肠道癌细胞当作实验模型,因为这些肠道癌细胞和正常肠道细胞所产生的发炎信号极为相似。当她在比较PPARγ活化剂和抑制剂对发炎反应的影响时,却发现因为加了太多PPARγ抑制剂使得肠道癌细胞死了, 实验无法进行下去;她对此深感挫折内疚,然而研究团队领导人叟柏曼(Lawrence J. Saubermann)医师灵光乍现,PPARγ抑制剂相当可能有治疗癌症的潜力。 一连串的实验证实PPARγ抑制剂可以杀死老鼠的肠道癌肿瘤,却不会使老鼠生病,对于其他的上皮细胞癌,例如皮肤癌,也有很好的效果。此药的作用机转很类似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抗癌药物,具有聚合和稳定细胞骨架微管蛋白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可用于肺癌、乳癌等治疗上。但是紫杉醇这类药物会被癌细胞排出而导致抗药性,使治疗效果大为下降。 PPARγ抑制剂与紫杉醇对微管蛋白的作用略有不同,高剂量的PPARγ抑制剂会破坏微管蛋白,且可能克服被癌细胞排出的限制,减少抗药性。当然雪佛研究团队需要更多的安全试验以及新的药物设计,期能将PPARγ抑制剂发展成抗癌的最新利器。 资料来源:路透社、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网站 总0跟贴⇩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