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内地农村一妻多夫的例子 Gwaiter.com 那天的调查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乡里的车再过一小时就要来接了。我和我的小翻译正在村口盘算着下一步的去向。这时小卖部前坐着的几位大婶招呼我们来了——我们每次访谈付的劳务费相当于当地一个壮劳力半天的工资,大约是她们这么殷勤的一个原因吧。 白玛的一位邻居把我们让进了她家,家中只有她一个人带着三岁和四岁的两个女儿,其他人都出去干活去了。26岁的她身上一袭黯旧的藏装,眼睛似乎总是努力在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看去,因此显得有些怪,但却满溢着和善的笑意。 这户人家有10口人,公公、婆婆,他们的三男二女共五个孩子,以及白玛和她的两个女儿。大哥和二哥都是小学未毕业,现在外打工,从事修路和建筑,三弟在地区读高中,两个小姑子则都在外面做服务业。就人口结构而言,是本地很典型的大家庭。家里有30亩地,多半种了青稞。还有2头黄牛、1头奶牛、1头小奶牛、2头小黄牛和1头毛驴以及14只山羊。经济情况在这个村属中等。 例行的问题问完了,我喝口茶,开始问起她个人的情况。白玛生在距这里不远的另一个村,家里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本人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当初嫁过来之前,并不认识这家的任何人,一切但凭媒人牵线,父母作主。是当地盛行的包办婚姻。她自己则连聘礼和婚礼的花费都不清楚。 访谈过程中,小女儿一直在妈妈身上赖着动个不停,为了安抚小家伙,白玛开始给她喂奶。小翻译是个才17岁的男生,害羞地低下了眼神,而白玛依然和善地笑着,回答着我的问题。 我想了想,决定这样切入我感兴趣的一妻多夫问题:“好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哥的还是二哥的?”(所有问答都有藏语翻译环节) 她笑着摇摇头,不出所料,这两个女儿的父亲是谁,她都说不上来。 “你跟两个男人结婚,有没有人笑话你?” “没有,我们家那边也有这种习俗,很普通。” “你结婚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很不高兴,我又不认识他们!” “只是因为父母包办,不认识对方?不是因为要嫁给两个男人么?” “不是的,就是不喜欢包办。” “你的同伴里有自己找对象的么?” “有几个,不算多。” “如果让你自己选,你愿意自己找还是父母帮你定?” “我还是愿意自己找。” “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么?” “挺满意,现在感觉都挺好的。” “在家里你有发言权么?比如家里买什么大件,做什么活计,他们问你的意见么?” “只有一点点。去年买收割机,是公公做的决定,家里还是要靠他拿主意。” “跟婆婆相处得好么?” “很好啊。” “去年有没有去过县里或者远处?有没有买过新衣服。” “买过。县里一年也就去一两次,忙,没时间。” “同村有一起嫁过来的女人么?” “有一个。” “你们平时会不会凑在一起聊天?” “平时农活忙,很难说上话,只是在村里集体干活时聊聊天。” “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呢?” “……没什么打算,就这样,呵呵。” “呃……”我开始为一个非常困扰我,却又不知如何启齿的问题纠结了。想想还是问了出来:“你现在是老大和老二两个人的媳妇,那将来老三高中毕业了,会不会……?” “哦不会不会!”小翻译先笑了起来,翻译过去之后,她也笑了,摇着头。“老三上了高中,以后肯定能够自立门户,会自己娶一个老婆的。” “啊!”我恍然大悟。 又问了几个问题,我结束了访问,取出准备好的哈达和酬金,她惊喜地让我们等等,回屋去,也取出一条哈达挂在我颈上。我笑嘻嘻地抱起一个小家伙,让小翻译给我们合了张影,告诉她我会把照片寄来。
早晨6:30起床,吃早饭(糌粑、茶),照料牲畜,7:00堆牛粪,好晒干;8:00打扫卫生;9点多挤奶;11点半吃中饭(通常是昨晚的剩饭),12点左右出去干农活,如果回来得早,比如4点多回来就纺线;7点多照料牲口;9点做饭;10点多吃饭;11点睡觉。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