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始: 冬奥会前现搞笑一幕 哈珀竟被锁门外(组图) Gwaiter.com 看着下面的新闻,不由感慨,加拿大果然是多元文化,吸毒也可以是一件有前途的工作,是可以直面社会,和警察试比高的职业,居然可以牛到把总理哈珀给锁到门外。 姑且先不论吸毒本身的是非对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想讨论的是,在吸毒这个问题上,加拿大政府为什么左右为难,导致目前这种奇怪的情况。 对待吸毒的问题,或者反对,或者同意,都有其可取之处。反对者,用各种方法加以打击,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虽然不可能斩草除根,但也可以震慑一部分人,同时在社会上形成毒品有害的舆论,不失为一种选择。 同意者,虽然不多但也有,譬如荷兰等北欧国家,开放了部分所谓的“轻毒品”,通过这种手段,让毒品形成市场,遵循市场规律,一方面降低了毒品利润,随着利润的降低,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现象也大幅降低。这种做法类似于美国以前的禁酒及开禁。 也就是说,不论采取哪种做法,只要思想统一,都会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及明确的指引,就能够形成一贯的管理体系,就算不能全部解决问题,但也不会混乱。 但在加拿大,一方面承认吸毒的自由,另一方面否决毒品交易的自由。这才是加拿大目前毒品现象日益严重的根源所在。在这种政策下面,吸毒者必须采取触犯法律的方式才能够获得毒品,于是,混乱的政策就产生的混乱社会现象。 那么,吸毒者或者说像下面这些支持注射屋人们的抗议就可以理解了。政府不疏导不解决,让民众不知所措,民众所能做的就是反抗。不要说他们和政府过不去,挑着冬奥会的时候来抗议,在觉得给政府抹黑的时候,应该想想政府有没有考虑过为此做些什么。 这次的示威只是一个提醒,或者是一个开始。加拿大政府应该就毒品问题好好想一想,不要让这种现象继续蔓延开来,从来没有一种能讨好所有人的政策,如果只是为了选票而制定政策,那么结果就是被选票所淘汰。 据《明报》,约150名支持设立安全注射屋及反冬奥的示威者,昨日趁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到华埠拜年及与侨界会面时进行抗议示威,一度用铁链将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全部门锁上,导致近300名包括华裔侨领、传媒及表演嘉宾等被困约3小时。警方出动数十名警员到场筑起人牆戒备,将铁链剪掉,无人被捕。 事发于下午1时30分左右,位于片打东街(E Pender St.)50号的中华文化中心内,已有大批便衣皇家骑警及温哥华市警在场内,所有入场宾客都要经过检查,但警方的严密保安似乎只对内,不对外。 当嘉宾在场内等候总理,场外也有便衣警员把守之际,示威者却迅速地用锁链将文化中心礼堂的3个出入口全部锁上,更用封锁线将文化中心及中山公园重重围住,而在场的警员却没有察觉,或者没有上前制止,中心内近300人才知道被人锁上受困。 温哥华市警发言人霍顿(Lindsey Houghton)表示,示威者人数约150人,利用铁链将该中心礼堂大门锁起,令到与会者安全受到威胁。警方将铁链剪断,又劝喻参与会议人士留在礼堂内,以策安全。他称警方尊重抗议人士在安全情况下进行示威权利,但示威者士却罔顾他人安全。 示威者分别手持示威牌和写上关闭监管注射屋将有100人死亡横额巡游,并使用扬声器喊叫监管安全注射屋救回人命的口号,又将示威单张贴在建筑物外牆,其后更有示威者站立路中心抗议,导致路面出现阻塞和混乱。 事件扰攘至下午4时许,示威人士才陆续散去。警方没有拘捕任何人,亦无人受伤。 发起抗议示威行动负责人艾伦(Nathan Allen)表示,支持在温市中心东端设立的监管安全注射屋,但保守党先后两次试图阻止监管安全注射屋的续牌问题都不成功后,哈珀政府仍然上诉,并上诉至加拿大最高法院。若果监管安全注射屋关闭,对使用人士做成打击,将会有人因此死亡。 他称,这次示威目的是将支持监管安全注射屋的讯息,直接传入哈珀耳朵内。示威群众也包括反冬奥人士在内。 另方面,一些反冬奥人士,再次表明会在冬奥期间举行示威活动,并且可能会有激烈行动,但未有说明会否试图抢夺圣火。不过,亦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在冬奥期间,到场支持,为冬奥活动打气。 而警方的冬奥联合保安小组则表示,预料冬奥期间会有1000至1400名示威者,少部分是来自美国或其他地方,但示威者若作出封路等违法行动,警方必定会採取执法行动。 总0跟贴⇩ ![]() |
Gwaiter.com |
谢谢您的阅读 (总0跟贴) 跟贴开始: |